close

cut03a  

***

你 拿 什 麼 物 品 定 義 自 己 ?

***

有次我在巡視房間,想說或許有些東西可以再減少,當檢視那些一直以來覺得要留著,但實際上已經沒再用的東西時,赫然間我發現,我有一種維持自我形象的需要,也就是說,我想保留一些特殊東西,其用意並不是我想拿來用還是怎樣,而只是想要藉此來定義自己。  

像是我會留著ㄧ部分以前喜歡穿的衣服啦,聽的音樂啦,看的書啦,好像很想用那些東西來證明我的風格與價值,縱使現在已經不聽不看不用了,但仍會覺得每次整理都捨不得丟。這讓我驚覺到:到底什麼是我?我是怎麼看我自己的?我想藉此留給別人什麼特定印象嗎?有誰真的會在乎阿? 留著這些東西,就真的能證明我是誰嗎?這樣的自我價值設定有何意義呢?我非得需要這樣做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嗎?

擁有更多外在的東西,並不會賦予自我更多價值,那些都只是外在表象。向外追求,並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幸福與快樂,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才是所有一切最重要的基礎。當我們能夠不斷清理與療癒自己的痛苦,真心接納自己原本的樣貌,完整擁抱所有自身的一切,肯定自己是獨一無二的,允許自己做自己,那麼,我們就不再需要向外追求任何東西好讓自己變得像別人一樣,或者努力表現以獲得別人的認同。換句話說,自己本身就足夠讓自己滿意、開心的話,何必外求咧?

不斷地向外、向別人確認、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,只會讓我們持續處在狀況外,迷失自我,看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,有些人甚至無法清楚識別自己對於物品的真實感受,覺得這個東西不錯可以留,那個不討厭也可以留,拿來用沒問題,可是不用好像也沒關係,但是全丟也不行,得要留下基本數量阿,ㄟ到底自己的基本數量是幾個?留哪個才好呢????? 內心如此不清不楚迷迷糊糊,再怎樣神通廣大的整理專家也愛莫能助吧!如果自己的答案反反覆覆、模凌兩可,你必須想想,自己到底為何會變成這樣?是不是很排斥看入自己,或者覺得生活中有某些痛苦、恐懼或壓力自己不願去面對,而寧願保持意識ㄧ片空白,朦朦朧朧不要有所感覺?

要整理物品,首先必須找回內在自己真實的感覺,只是針對物品的表象判定去留,例如這個東西還很新可以用,留著又不會壞啦等等,這是別人買給自己的,這件衣服符合我的尺寸...等等,這些都只是外在,如果只將注意力一直放在表面,就無法轉而往內看清自己。若內心總是一團混亂又焦點渙散,又不願意深入內心去看,在這樣的情況下,如何能期待自己在整理時,立即能夠做出明確清楚的抉擇判斷,創造清爽有條理的空間呢?我幫一位朋友整理時,曾有過類似這樣的對話:

朋友:"哇好棒!將來若要去高山健行,就可以帶這個水壺。"

我問:"你打算什麼時候去?我還不曉得你喜歡爬山說。"

朋友:"我不知道耶..也許某一天吧!喔喔那個飛盤阿?嗯讓我想一下,也許下回跟家族親友有約時可以送給小朋友玩"

我問:"哪一個小朋友?幾歲呀?怎麼又塞回去..喂拜託喔,到時後你會記得嗎?"

朋友:"欸反正就先留著啦!看要怎麼處理再說。嘿這裡有個玻璃花瓶而且還全新的耶!搞不好可以當裝飾品,換季輪流擺好像不錯,你覺得怎樣?"

我說:"......?"  

忙碌思考著要怎麼用這些物品,卻忽略了深入你的內心看是否真的有需要,對待這些物品好像隨便怎樣都可以,這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散漫太草率了。

講白了,不敢看入自己的內心,就是不敢面對事實,不敢面對自己的執著、害怕失去、無法滿足、脆弱、不安感、欠缺自信...等等自己深深恐懼的那一面。內心若沒去好好去看一看,整理一番,你的空間也不會。顯現在外的所有問題,都源自於內在,雜物問題當然也是,這點請務必要認清。當自己處於和內心失連的狀態,搞不清楚到底自己現實真正需求的情況下,還是會不自覺地留下一堆雜物,清理空間終將也會以失敗告終。  

我們的生活空間,我們所選擇留下的物品,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相信我們的生活、健康、感情等狀態是如何如何,依照種種這些"自我設定"所投射、創造出來的。內心怎麼想的,就會怎麼顯化於外,請向內看看你的內心,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源頭。請進一步去瞭解你真正是誰,保留這件物品的真正意圖是什麼,是因為真正喜歡才留?還是因為害怕丟?還是因為你基於某種對自己的看法或在意他人評價而留?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核心問題。整理很必要,但請避免無意義的整理,要不然只是浪費時間歐!

 

***

以上是轉貼文字

歡迎直接到我的個人網頁

看全部一系列的整理&收納文章喔!

Bebe的個人網頁

帕爾諾小屋

http://bebewen.myweb.hinet.net

於主選單點選"Simple Life"就可以了:)

***

arrow
arrow

    Be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