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cut05

***

整 理、整 理、再 整 理

***

"會不會很容易又變亂阿?是不是因為如此,我們才需要常常整理?" 我知道你閱讀至此,還是會對此心存疑慮。不是的,整理不是只有把你明顯知道是垃圾的物品清掉,而是深入地,仔細地去看,去感覺、去體會你與物品之間的關係,還有你跟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。如果你發覺自己陷入了清理過後又開始亂,再清,又開始亂,然後你又得開始再清理這種令人洩氣的循環中的話,那麼你必須明白,或許你投入得還不夠深入,頂多只有打掃到表面上飄浮的垃圾而已。

光是清還不夠,看看物品再問問自己,到底為什麼會亂?是否是因為愛亂買,所以物品總是不斷在增加?東西的擺放位置或動線規畫不實用?還是擺脫不了某些習性,例如沒有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,抑或沒有嚴肅看待將物品帶回家後立刻清理、還有隨手保持淨空這些事的重要性?還是因為覺得有義務,或感到焦慮、害怕、煩惱、沒有安全感而無法放手?是否因為自己沒有主見,或者不清楚本身的喜好,還是害怕表達看法,因此別人塞給我的東西一律照單全收,更糟的是,收下後也不敢丟?

知道空間很紊亂,雜物多讓自己感覺不太好,光有這樣的認知還不夠。能意識到這點固然很棒,但若希望整理能更進一步,需要我們放鬆頭腦,用心扎實地去感受那份"亂到讓自己感覺不太好"的不舒服感覺。畢竟,察覺那個事實,和感受那個事實所給你的感覺,就好比理論與實務,是存在著明顯層次落差的兩件事。會囤積雜物一定有原因,請花點時間去感受自己的內在感覺,往下探究,看清背後隱藏的真相。我知道,在你看來,此刻似乎問題很大,壓力也很大,但也不要忘記鼓勵自己,這是值得高興的時刻,因為這正是改變的絕佳契機哩!

我們的生活,是依照我們內心的想法與信念所投射出來的結果。想解決雜物問題,需要大膽向前,與內心做直接接觸,留意並伴隨著情緒感覺的顯現與流動去體驗,慎重聆聽自己的猶豫、壓力、不安、恐懼、沮喪、害怕、慚愧、緊張、憤怒、擔憂...。單只藉著丟,對內心潛藏的痛苦坐視不管或來個相應不理的話,並無法全然有效的調整整個信念結構,請一定要帶著覺知放開自己,全心全力去感受任何的不舒服感或痛苦,才有辦法深入內心,獲得真正的領悟。

正視一切造成阻礙的原因,面對它,從問題的真正根源處著手,將它解決掉!破解一個關鍵盲點,接著每件事都會發生改變,難道不值得一試嗎?有時我們必須痛下決心去看清楚,放下舊有的,並採用新的方式,做出改變來破解惱人的循環,才有辦法徹底解決唷!

那麼,整理到底需要幾次才夠呢?我的判斷標準很簡單~如果想不起某個櫃子裡放了什麼,那麼就是該清理的時候了。我個人的想法是,那些物品實際上已經不在自己的使用範圍內,從另一面來說,也超出了自己的控管能力之外,既然那件東西沒在使用,而且連自己都想不起來,基本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因此請持續整理,直到你對每一個地方、每一個角落擺了哪些物品,全都瞭若指掌為止。

想整理就隨時整理,或者在日曆上標註日期,定期整理也很棒,因為整理是能引發快樂又美好結果的事,所以請盡量多多整理。而且,正因為簡單生活的力量很強大,會帶來種種好處以及自由、愉快、滿足和平靜等美好體驗,一旦你清理到某個程度,深刻體認到並打從心底愛上那種感覺,會瞬間很奇妙的踏入一種完全不一樣,感受到屬於不同階段的層次範圍。

你會清楚地認知到"整理"對你的意義已經全然改變,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、看待物品的視角、判斷物品的去留標準,一切的一切,都將有所改觀,自那一刻起,就會自動開始跨越"整理之後又再亂"那條界線,逐漸變得越來越難忍受雜物的存在,不斷地想要精簡再精簡,自然而然地,物品的數量越變越少,不太可能再亂回來囉!

整理總會碰到一些難題,但是沒關係,這次想丟卻丟不了的,就先放著,轉去清理內在,看看會發現什麼。只要持續下去,每ㄧ次的整理,就會變得更容易些。

況且我發覺阿,常常這次沒有清理掉的東西,等一段時間後再去整理,因為清楚知道這段期間自己到底有沒有在用,還有不用的原因是什麼,當一些事實逐漸浮現,會讓我們"阿哈!"然後恍然大悟,明白發生了什麼事,瞭解之後,反而更容易放手丟。

舉個例子來說,我有一件尺寸剛好,色彩樣式也很清新的衣服,領口和袖口的細部設計很別緻,我相當喜愛,自然沒考慮過要丟。然而,某天在整理衣櫃的時後,竟然發現這件衣服從上次整理到現在少說也有半年,但我連一次都沒拿起來穿過,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阿?把衣服抓過來實際穿上身看看,這才發現原來是衣服材質的緣故。因為彈性不是很好,穿起來總覺得有種不舒服的緊繃感,手臂腋下那裡也卡卡的,無法順暢地伸展,因此根本不會想要主動去穿它,即使看見了,也是自動略過。想通這一點的下一秒鐘,衣服就已經被我放入捐物袋中啦!

每次整理,也是評估上一回所留下物品使用情況的好時機唷!請評估一下上回整理所有留下來的物品裡頭,用到的有幾成?沒用到的又有幾成?如果某件東西使用頻率不如預期,請毅然地處理掉,將留而不用的物品數量盡可能的減少,降低空間裡雜物的百分比。

一些難以判斷,無法立刻決定丟的東西,不妨就留一陣子做觀察,定期地做檢視,評估使用狀況後再丟也沒關係。像這樣,藉由一次又一次,一層又一層深度的整理,會讓人打從心裡感受什麼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東西,該捨棄什麼東西,該增加什麼物品,心中會逐漸地清楚了然,理想的生活模樣也會越來越清晰。

隨著時光邁進,我們不斷在改變,物品也時時刻刻在產生變化。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,我們所需要的物品都不同,即便我們此時此刻極度寵愛某樣物品,一段時間之後,有可能會改變想法也說不定。像是數十年前大家還在普遍使用的卡式錄影帶,早已進化成輕薄的數位光碟。多年前的服飾,到現在即使身材沒變,樣式風格也可能早已不再適合自己,或者穿起來已經沒以前的Fu了。喔對了附帶一提,久久才會穿到一次的特殊場合衣服也要試穿一下歐,因為我們的身材、年齡、喜好都會改變,不再喜歡或者不再適合的,直接清掉,不要再留了,需要的時候,再去買當下喜歡的衣服就行了。

透過整理,我們可以學會認識、了解現在的自己,放下在過去也許適合我們,但現在無論如何就是感覺不再對的事物。說起來這件事應該再自然不過齁,但有時也需要我們勇於學習,勇敢放手。而整理到後來,你會發現,其實我們整理的不僅僅是生活物件,同時還一併檢視了我們的生活習慣、態度、觀念,以及處理各種生命事件的行為模式,並進一步去思考,是否要改以新的方式來做。

整理是種淨化的程序,在過程中找到更純粹單純的自己,人們常會因為整理而有所轉變,而且是往好的方向改變,這可是千真萬確的事,我可不是為了引誘你整理而隨口瞎掰的唷!

如果你問我,是否曾因為丟了什麼東西而感到後悔?嗯,就我記憶所及嘛...答案是沒有。偶爾即使有那麼一丁點不捨的感覺,在清掉物品和清理內心之後,也幾乎立刻就被拋到腦後啦。再回頭望向那清新潔淨的空間,每每都讓我心滿意足又愉快。擁有廣闊空間那種內在深層的滿足感,更勝於擁有有形的物質,也讓我更加確信將東西清掉是最適當,也最正確的決定。

不只是我喔,事實證明,每次當我協助旁人清出一個地方,好比說長年被雜物吞沒的一小塊地板還是什麼的,對方對於那種終於可以自在走動的暢快感及無拘無束的自由,往往顯露出一臉不可置信,又驚又喜的表情,有些人甚至還高興得手舞足蹈到處蹦蹦跳跳呢!每次看到都覺得好好玩,而且屢試不爽。

我發覺,關於整理暨奇妙又非常有趣的一點是,我們看似是在丟東西,但往往得到的卻更多,這真是矛盾卻又充滿智慧的深澳哲理呵,在你一邊在整理物品的時候,可別忘了這句話唷!

 

***

~ 內 在 清 理 練 習 ~

***

請感受下面這些情況或想法,是否會引發自己任何不舒服或痛苦的能量,專注於上,清理並釋放它:

*怕如果實話實說,別人就會不喜歡我。

*常在事後罵自己笨。

*常常在想如果我有____就好了。

 

***

以上是轉貼文字

歡迎直接到我的個人網頁

看全部一系列的整理&收納文章喔!

Bebe的個人網頁

帕爾諾小屋

http://bebewen.myweb.hinet.net

於主選單點選"Simple Life"就可以了:)

***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be 的頭像
    Bebe

    Bebe愛整理。愛旅行

    Be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